与“电建铁军”的初次邂逅

发布日期:2021-09-03 字号:[ ] 分享

今年七月,我结束了三年的研究生生活,自己的学生时代也宣告终结。与此同时,怀着满满的期待以及一丝对未知的忐忑,我开启了自己在山东电建一公司的工作生涯。入职一个月以来,“电建铁军”深厚的文化底蕴、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以及同事之间良好的氛围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谨以此文,记录我入职电建一公司以来的经历与收获。
由于新冠疫情,同大多数2020年的新同事一样,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假期,纷纷期待着能够早日入职,融入新的工作环境。8月3日,终于到了报道的这一天。在职工医院交完材料,做好登记以及体检工作之后,我和第一批报道的新同事乘坐公司的大巴车来到位于汉峪金谷的公司总部。公司领导、工会主席郭宝辉声情并茂地为新同事讲解了山东电建一公司光辉的历史以及“电建铁军”的精神内涵。山东电建一公司前辈们努力拼搏,奋勇争先的光辉事迹令我无比感怀: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公司干部职工每天连续工作十七八个小时、“吃饭睡觉要人劝,休班度假靠动员”。同时公司交出的一份份成绩单也让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山东省第一台125MW、100MW、200MW、300MW、600MW、660MW、1000MW机组,中国第一台1000MW、1100MW机组,中国第一座污水零排放电厂,中国第一个燃煤电厂CO2捕集示范电厂,中国第一台大型商用核电站,亚洲第一台9FB型燃气机组,世界第一台1000MW二次中间再热超超临界机组……
公司的辉煌历程一方面让我们这些新员感到自豪与感动,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感受新一代“电建铁军”所承担的重任,感受到责任与担当。公司的成就与荣誉是由各位“铁军”前辈努力奋斗而来的,我们这些新人固然是与有荣焉,但已有的成就对我们更是一种鞭策和动力。新时代的我们不能躺在前辈的功劳簿上洋洋得意,我们同样需  要传承和弘扬“电建铁军”的精神,同样需要通过自己的奋斗来为公司创造新的辉煌。
结束在总部的培训之后,我和新同事们来到公司安排的培训基地进行更为系统的学习。在培训基地的训练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对公司的各项书面的规章制度有了初步了解,同时也通过一系列的小事体悟到山东电建一公司内在的企业文化以及同事之间勇于担当,互相扶持的氛围。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签订劳动合同时发生的一个小插曲。培训接近尾声的时候,人力的同事安排大家统一签订劳动合同。由于绝大多数同事都是第一次接触劳动合同,具体如何填写也不清楚,所以由人力的同事李婉莹带领大家填写合同。见到李婉莹我很高兴,因为秋招的时候和她一起参加的面试。但不知道因为紧张还是什么别的原因,在说合同上应该填写的见习期日期时,她出现了一个口误,结果很多新同事因此填错了。台下顿时一片喧哗,抱怨、懊恼之声皆有。这个时候,一直负责我们培训事宜的刘义辉主任主动承担责任,说同学们填错是他的责任,并提出了修正的办法。虽然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却体现了一公司员工勇于担当,主动承担责任的品质,也让我感受到一公司员工间和谐的氛围。正如培训结束时刘主任说的一句话,你所看到的同事是什么样的人,以后你遇见的同事以及你自己就会是什么样的人。一公司就像一个熔炉,原本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同事都化为熔炉中的钢铁,为一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完成为期四天的培训后,我和各位同事开始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为了各位新同事的人身安全,离济南较近的项目部基本都派专人去培训基地,对于需要奔赴较远项目部的新同事,公司也与其全程保持联络,直至安全到达。我被分到物资供应/物贸科技有限公司,因为本科曾在章丘读书,对章丘工业园周围比较熟悉,所以我自己乘坐公交到了章丘。然后一位同事驾车接我到的园区内。初来乍到,我在贸易事业部的领导和同事都对我特别照顾,为我准备了各种生活必需品。在迎新会上,程东经理的一番话让我很受触动,他说贸易事业部的同事都是兄弟姊妹,大家可以互相搭台,但绝不可以互相拆台。由此我又联想到了签订劳动合同时的那一幕。一公司的企业文化不仅是一脉相承的,而且不论是在总部还是下面的子分公司,这种文化都是相一致的。
    经过与电建一公司一个月以来的接触和了解,我越来越庆幸自己能够进入到一个锐意进取同时又充满温馨的大家庭。相信新一代的我们一定可以继承“电建铁军”前辈的拼搏精神,为山东电建一公司在新时代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物资供应公司 陈曦)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