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党旗在安监岗位上飘起来

发布日期:2021-09-03 字号:[ ] 分享


刘杰,国内总承包事业部/生产运营中心重庆项目安监部负责人,一个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电建生涯中的风吹日晒,令他一张黑中透红的脸上刻满了沧桑,认识刘杰的人都这样评价他:敬业、认真、干练、不讲情面。

行伍出身的刘杰虽离开了兵营多年,但干事干净利落、工作雷厉风行、待人诚诚恳恳、走路虎虎生风的军人作风仍然保留着,安全上铁面无私,他被项目职工给贴上“刘氏”标签,这就是一个老党员的情怀,几十年初心不改,也正是因为他有着军人的那种优良作风,润物无声30载,他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在岗位上弘扬担当精神赢得了良好口碑,他诠释了一名普通员工的深刻内涵,在安监岗位上让那面鲜艳的党旗飘了起来。

打铁还需自身硬

  刘杰53岁,1987年参军,由于在部队上表现突出,参军期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2年军人转业的刘杰,由一名部队“优秀士兵”摇身一变,成了企业一名“好职工”,他先后参加了20多个项目工程建设工作,用一个老党员的奉献书写着朴实无华的人生篇章。

聊起安全管理来,刘杰总能侃侃而谈、如数家珍,一句一词都透出行家里手的专业性,殊不知他其实没有多高的文凭,干安全也是半路出家,刚开始连计算机都不会用,更别说用其它的管理软件。“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入职安全岗位不久后,耳濡目染,渐渐对项目安全管理有了初步框架概念,也渐渐产生了兴趣,于是自己主动找资料学习安全业务知识,无论白天黑夜,只要有空他就摸索,晚上连说梦话都是安全的话题,人说干什么都有窍门,他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方式,通过与有多年管理经验的老长辈进行交流,丰富了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若是碰上疑点难点什么的,他就去请教项目经验丰富的老人。由于天生好学,并善于总结和反思,刘杰在管理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经验,他特别注重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的修订,为了把“安全”二字、安全“红线”、安全“底线”意识刻在每个人心里,2020年项目复工以来,他策划组织“安全管理人员法规培训”、“项目部安全管理程序培训”、“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等安全培训20余次,总计培训近千人。修订完善了项目部《项目部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管理文件汇编》、《应急安全管理程序》等安全管理制度,结合公司应急能力建设工作要求升版了《项目部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等18个专项应急预案。制度的建立使项目部安全工作做到了有法可依;完善更新了项目部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监督体系及安全生产“四个责任体系”,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到每个人员,实现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安全管理上他已驾轻就熟。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这位电建人用自己不屈不挠的意志和肯下苦功夫、肯啃硬骨头的工作作风,将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工作落实到位。重庆项目至2020年9月份复工以来,安全监察部累计开展各类安全检查70余次,发现问题及隐患832项,全部按照“三定”原则整改闭环,有力的保障了项目各项施工安全,使项目部各项安全工作可控在控,全年未发生安全事故,实现了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为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他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的目标,对现场安全管理高标准、严要求,安全管理工作亲力亲为,对现场的安全标准化工作亲自安排与实施。标准的基坑围栏、醒目的安全宣传牌、整洁有序的施工道路、整齐划一的施工场、规范的安全设施,总能得到了业主、总包方、监理的高度评价。俗话说“天道酬勤”,出色的工作多次被业主树立为安全生产标准化标杆标段,也多次获得公司级先进个人,多次获评为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生命的内涵”。从锅炉安装工,到辅机班班长,再到钢架班班长、施工处安全员、施工处项目负责人,最后再到项目安全监察部负责人;从普通士兵到优秀党员,刘杰以始终如一的言行,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高地,兑现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诠释了一个老党员的深刻内涵。

 朴实无华写人生

 2020年6月,刘杰第一个来到重庆项目部,人都知道四川重庆人能干、能吃苦,但也最不讲安全,重庆项目的再次复工,安全工作容不得半点纰漏,在安全管理方面,刘杰有这样一种观念: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安全生产的主要载体是人,要做好安全管理,必须“防”字当头,做好源头防范工作,必须做好“人”在安全生产中的行为防范工作。而做好这些的关键在于教育,作为安监部门,要把预防发生事故作为第一要务,寓教育和管理于预防之中,做到未雨绸缪,事前防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工程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进行。

自刘杰任项目安全监察部负责人以来,他始终把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工作放在了首要位置,倾注大量精力,克服种种困难,全力抓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春节过后,随着大量协作单位人员到达项目,为让到达的工人尽快投入到紧张的工程建设中去,又要保证安全培训达到预期的目的和理想的效果。刘杰提前策划,由于部门仅有的一名助手有离职,他一个人天天晚上全天候进行安全理论培训和证件办理工作。针对协作单位工人文化水平不高,简单说教令人厌倦的实际情况,为保证培训效果,还专门编制了10多个ppt材料及安全教育视频,利用晚上时间,对协作单位职工分批进行了培训 。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提高了培训效果,确保了工人进场前“知规章、懂制度 ”。从节后开工至今,从而把好了防”字当头的第一道关,给施工人员内心深处筑起了一道警惕的围墙。

在一次优秀党员的表彰大会上,刘杰说过这样一句话:“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我不可能为国家和党的事业作出巨大的成就,但是我可以尽职尽责、竭尽全力的干好我自己的本职工作!”

重庆多雨潮湿,有火都之称的重庆夏季高温炎热,人在这种环境中施工容易产生疲惫心理,为了现场安全他是项目最早到达现场的人,由于白天盯现场,他的资料都是早起加班完成的,每天很准时,5点多起床,重庆天还黑乎乎的,他就在办公室里忙开了,资料编写、整理、上传,像高速旋转的陀螺,忙的不亦乐乎。刘杰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身边的人树立了榜样。

他时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在这个世上,没有比生命更加宝贵的东西,生产必须确保安全,这是一条红线,不安全绝对不能生产。”

在每一个单项工程开工前他都会不厌其烦的一再叮嘱要为施工人员灌输坚持“违章不止、隐患不除、事故终究要发生”的安全管理理念,一定要让施工人员牢固树立“违章就是事故”的思想,坚持“安全生产无小事”的管理原则。在如火如荼的施工现场,远远的望去那一群身穿红色工作服的特殊人员,便是项目的安全员了。“谁都知道干从事安监工作是个苦差事,得罪人的活,可谁又那能真正理解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呢?可能平常的一句简单的提醒就会让你恍然大悟,施工时的严格要求就会避免一场事故,高空作业时的几句叮嘱也许就会挽回一条生命,他们时刻监督着施工人员的每一个施工步骤,既为了对项目负责,更为了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让他们的家人放心。”刘杰常常苦口婆心这样给大家讲。

是党员,就要比别人多奉献。长年辗转于各项目,刘杰对家里照顾得很少。到达项目后,刘杰一呆就是半年多不回家。儿子一个人在外地上学,家中的老人每次打电话就问:“你什么时候回家呀,一年一年的”。他总是说“快了,快了”,2020年春节疫情期间他又在项目值班没有回家过年,儿子放假就直接来到了千里之外项目,每想到这时,刘杰的眼睛都是湿润的,为了工作,他欠家里老人和孩子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为了他挚爱的安全工作,但他用勤奋踏实、干事创业的精神实践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诺言。

 安监战线上的“铁面孔”

 有“火炉”之称重庆,光照时间较长,长期在施工现场“旁站”的刘杰被晒得面庞黑黝黝的,人称 “铁包公”。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安全面前无特殊,他严明纪律,坚守“底线”,“敢言、敢管、敢于坚持原则”。为保障进场脚手架材料符合安全要求,他严格执行质量验收标准,多次将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脚手管材料拒之门外。为此供货商多次找他,让他放松要求,他深知:“若不合格材料流入现场,将给安全生产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将安全生产的利害关系与供货商进行充分沟通,保障了进场材料从源头上质量合格。他经常告诫身边的施工人员:“安全是天”。

剑走偏锋,在安全管理上,刘杰是个“爱挑刺”的人,他口袋里总装着个小本本,每次安全检查或工作存在的问题,他把发现到需要解决的问题随时记在小本本上,马上认真组织安排并协调解决。

安全工作必须用“铁的面孔、铁的制度和铁的手段来处理”,通过查处现场的违章现象,使广大施工人员对安全心存敬畏,从思想上做到“不敢违章、不能违章、不想违章”。这就是刘杰,他坚持用“显微镜”的视角排查现场安全隐患,将隐患排查做细、做实,保障现场施工安全;用“放大镜”的视角将施工中存在的任何细小问题及异常现象无限放大,举一反三,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不行,工作票安全措施不完善,不能签发!”刘杰同志严肃地说。转身,他又对另一位施工人员说:“你们昨天在工作中安全带高挂低用的违章行为必须列入考核!这都是为你们好,没有商量的余地!”大家暗地里都说:“这老刘真是个铁面无私的‘黑面孔’啊!”

在项目安全管理上,刘杰以铁面无私、不讲情面而闻名,他的严也是出了名的。和他接触的人,明显地感受到了他身上的“犟”脾气。

凭着多年的管理经验,他练就了一双能够看穿隐患的“火眼金睛”。在汽机房架管作业中,一名施工单位人员在高处临边作业时未按要求挂好安全带,给正好经过的刘杰逮个正着,他连奔带跑的走过去,“停下来,停下来,那么高的地方你都不挂安全带,万一掉下来怎么办啊,赶紧把安全带挂上!”。“这里有平台啊,不用系安全带吧?”。“不行,你这属于高处临边临空作业,必须挂安全带”。他虎着脸、瞪着眼一脸的严肃,看着眼前这个愤怒的穿红衣服的人,知道自己碰到了“刺头”,正准备作业的工人们只好“乖乖地”挂好了安全带,他纪律严明由此可见一斑。

记得有一次,一个员工用电火焊切割钢板时没有带护目镜,老刘急了,忙上前去制止。他用真实的故事给那个没带护目镜的员工上了一课。讲了一个之前一起工作的同事也是由于没带护目镜,结果在焊接管道清除药渣的过程中,药渣飞溅到眼睛里,将眼睛烫伤,经过治疗仍没有摆脱视力减退的厄运……讲完后,刘杰告诉他,这些都是血的教训,为了自己的家人,也要将自己保护好。听完这些后,那个员工深深的感受到一丝的疏忽大意都有可能酿成事故。嘴里不再反驳什么,意识到了安全上一丝小小的疏忽都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不幸。有时候,讲清利害,与员工从心里上沟通会比罚款更有效。

慈不掌兵,安全面前不能心软,在刘杰的“铁面”之下,一些举措得到了顺利推进。他敢做“黑包公”。坚持“先安全后施工,不安全不施工”的原则;他愿当“婆婆嘴”。每件涉及安全的小事,他都要絮絮叨叨。安全从心开始,这就是刘杰,他以铁面慈心,以执着和热情,出色地履行着一个安监人员的神圣职责。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干安全工作既不怕得罪人,也知道有的职工对我的工作不理解,甚至对我个人有成见,可是无论怎样我都要保证大家的安全,我的安全管理格言是“宁听骂声,不听哭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勤恳恳、默默奉献,他就是用这样一个个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奉献和敬业精神。虽已年过天命,但刘杰仍孜孜不倦地在为自己钟爱的事业操劳着、奉献着,以一颗滚烫的责任心为公司增添着正能量。人生有夕阳,事业无黄昏。虽已年过天命,但这份坚持正是源于他入党宣誓时的誓言: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他的责任和担当彰显了铁军电建人的那种奋力拼搏、爱岗敬业的高尚情怀,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生命的内涵。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