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与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座谈交流 |
||
|
||
5月22日,公司与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部科技创新合作交流会在公司302会议室举行。公司科技创新总监、科技工程部主任张俭平出席会议,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部主任刘志刚,公司电力工程设计咨询院院长于连海、海外事业部(国际工程公司)总工程师徐忠参加会议,公司科技工程部副主任史国梁主持会议。双方就“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等课题进行探讨交流。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部,是科教融合模式下的所院一体化示范学院,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强大的科研实力,其前身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是山东省成立最早的综合性能源研究机构。学部现有教职工100余人,其中博士50余人,包括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全职引进)、国家级称号获得者、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等高层次人才10余人。学部拥有五个教学科研团队,专注于氢能、低质碳资源、海洋能、储能、洁净能源、能源政策研究等前沿科技领域。 会上,张俭平介绍了公司“3+N”业务布局和科技创新的总体情况,展示了公司在能源电力领域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部详细介绍了其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成果和优势。双方结合工作实际就“加强原创技术领域的合作研发、加快战略新兴产业布局、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人才交流、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等具体事务进行交流研讨。双方一致认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要共同推动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关键技术突破转变为先进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推动“绿色、智能、安全、高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力量。双方将以此为契机,聚焦清洁能源领域,持续推动产学研合作及协同创新等工作,积极探索新技术研发、新成果转化的合作契机,探索能源电力领域产学研合作模式,实现互利共赢,共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助力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注入新动能、贡献新力量。 |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